久違了!
討論] 續 ∼ ∼ CorelDRAW 好在那裡?之五
Illustrator 所沒有的,CorelDRAW 才有的:
合併列印+列印版面設計(合併或拼接)
1.合併列印
CorelDRAW 的合併列印功能與 Word 相似,但不同的,Word 可以合併成新檔案,但 CorelDRAW 只能合併到印表機。
獲取合併資料有兩種方式,一是重新建立,一是從檔案選取。
重新建立可手動建立數據或自動建立數據,手動數據可輸入數字或文字,自動建立則可輸入等差數列,只要給頭尾兩數及格式。數據可另存。
從檔案選取可從資料檔,如 txt, csv, rtf 檔來選取,也支援從 ODBC 資料來源建立合併資料。
合併列印的好處是說不盡的,合併列印使製做大量設計物品成為簡單的工作。
例如名牌設計,你不用複製設計作品,然後手動一一輸入人名,如果是製做500人的名牌(我實際做過700人的名牌),有沒有合併列印對工作量的影響很大,CorelDRAW 只需多一道建立合併欄位的工作,人名從資料檔抓取即可;反觀 Illustrator,要複製499個作品,輸入500次人名,況且有時候輸入文字時,可能失去文字特效,還得重建效果。
其他諸如信封、信函製做,邀請函、名片、號碼牌、會員證、獎狀、證書、標誌、網頁文字按鈕圖片製做等,一旦數量多,都顯得合併列印不可或缺。
合併的資料同一般物件可應用種種效果。
2.列印版面設計
這個功能,老實說,不必多費唇舌,只要打開預覽列印功能,相形之下,就知道兩者差別。
當然還是舉些例子讓初學者了解,譬如:批次列印多文件、多頁面,分割版面的拼接頁面設計,預褶版面的合併頁面設計,向量圖、點陣圖、文字列印篩選,整頁點陣圖化(這對批次輸出影像相當關鍵)。其中分割版面的拼接頁面設計、預褶版面的合併頁面設計、整頁點陣圖化這三者的功能是 CorelDRAW 最為突出的功能。
譬如分割版面的拼接頁面設計在海報製做方面讓一般家用印表機也能完成任務,這很方便,不然要將作品手動分割是多麼不方便。
譬如預褶版面的合併頁面設計在貼紙或標籤紙製做方面變得簡化許多,只要做一張貼紙,利用合併及重複設定,一張紙可印出幾十幾百張貼紙喔!又如設計一張名片,不需要複製成十張,只要利用合併及重複設定,即可在一張紙印出十張名片。如果是不同的十張名片,不管是在不同文件,或是不同頁面,只要利用合併設定,即可快速在一張紙印出十張不同名片。反觀 Illustrator,不知道不同文件檔的十張名片能多有效率地印在一張 A4紙上,那些說 Illustrator 操作上多有效率的人請回答我。
譬如整頁點陣圖化在批次輸出影像時相當關鍵,輸出影像(包括另存或轉存等)通常只能一次一頁面輸出,如果多頁面或多文件輸出時不免費時費力。CorelDRAW 在這方面有過人之處,利用批次列印多文件、多頁面功能,配合列印成影像軟體列印成影像檔,如 Universal Document Converter 印表機,就能批次印出為影像檔。但其中有一關鍵是列印出的影像檔沒有反鋸齒補償功能,印出的影像檔會有明顯的鋸齒狀,解析度調太大又造成列印緩慢,雖然輸出功能不會有鋸齒狀,但一次一頁面輸出太慢。然而使用整頁點陣圖化功能之後,情況大大改善,即使只設定 96 dpi,印出來也不會有鋸齒狀。我曾經一次印出70頁為影像檔,如果用輸出功能,總共要輸出70次,但我只需一次即可印出,且一樣沒有鋸齒狀。
3.兩者搭配運用(再搭配 PS, PDF, Image, Fax, 虛擬或實體印表機)
合併列印通常產生大量作品,故常搭配的是預褶版面的合併頁面設計。此功能的搭配運用方式很多,在此僅舉一例說明。
例如號碼牌設計,做500號的號碼牌,僅需設計一個號碼牌,為了減少偽造,我用底圖,號碼用透明度,並改變圖層合併模式,號碼上隱約有底圖痕跡,且顏色些許變化。然後利用合併列印功能,產生500號的號碼牌,利用預褶版面的合併頁面設計,一頁排10張,共有50張,再利用 Universal Document Converter 印表機(也可搭配 ps 或 pdf 印表機),設定整頁點陣圖化,印出50個 300 dpi,帶有裁切記號的影像檔(或 ps 或 pdf 檔),再送至輸出中心輸出。
合併列印和列印版面設計再搭配多頁功能,這三者的功能加起來,Illustrator 的功能只能說「望塵莫及」,事到臨頭,Illustrator 絕對是「力不從心」。